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知名经济学家洪灏日前在一场线上对话中,就“稳定币:只是一股热潮还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一议题分享了最新观点。
洪灏提到,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平台获得稳定币发行的牌照,这毫不不意外。
但当前很多参与者仍然在制定计划阶段,试图提出更全面的方式来运营这个系统。
他认为,在香港发行的大多数稳定币将基于港元发行,而不是美国国债,
此外,香港金管局拥有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因此,香港的稳定币可能比美国的更稳定。
且当前稳定币市场仍非常小,只有2500亿美元。
他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很快会远超万亿美元。
而从理论上说,稳定币的发行确实会增加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因为现在市场上有多个参与者可以基于美国国债发行稳定币。
但洪灏预计,在未来,对美国国债的真正需求将取决于美国政府的财政稳定性。
另外,他指出,为了让外国参与者更多地与中国进行买卖,稳定币是解决跨境交易成本和速度问题的更好方式之一。
但对于中国的监管机构来说,稳定币也意味着支付系统的去中心化,可能对现有的监管框架构成挑战。
但无论如何,他说:“稳定币的热潮已经开始,稳定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这将是一种趋势。”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洪灏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互联网大厂拿到牌照
香港稳定币会比美国的更稳定
问:有一点非常明确,根据法规,无论谁想在香港发行稳定币,都需要经过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批准。那么,你认为这个法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与美国所谓的《天才法案》相比?
洪灏:香港政府在审批过程中有一套标准,显然是针对获得发行稳定币许可证的公司名单。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非常大的互联网平台,拥有非常多的资源,同时,它们在香港也有很长的稳定运营历史。
你刚才提到的京东、腾讯,还有阿里巴巴,这些在中国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它们获得发行稳定币的牌照,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问:你怎么理解现在的商业竞争,所谓美国的做法和香港的做法?
洪灏:我认同美国就是“狂野的西部”。
如果你看看历史,过去发生过多次非常显著且重大的稳定币崩盘事件,
甚至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末,当时由Circle发行的USDC价值暴跌了20%。
所以,这个系统有历史性的不稳定。
而且在过去几年里,USDC还发生过许多其他小规模的崩盘,不仅仅是2022年5月那次。
所以,从历史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系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我不认为这个系统已经完善,或者使用起来非常安全。
那么,看看香港这里的情况,
即使这些参与者已经拿到了牌照,但他们还在制定计划,试图提出更全面的方式来运营这个系统。
另外,我相信,在香港发行的大多数稳定币将基于港元发行,而不是美国国债,而港元是与美元挂钩的。
此外,香港金管局拥有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因此,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这里的稳定币可能比美国的更稳定。
稳定币规模
预计很快会超过万亿美元
问:让我读一下斯科特·贝森特的一段话,他是美国财政部长。他说:“稳定币生态系统的发展将驱动私营部门对支撑稳定币的美国国债的需求。
这种新生的需求可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帮助控制国债。它还能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新用户加入到以美元为基础的数字资产经济中来。”
请详细谈谈你对挂钩美元的稳定币发展以及美国国债未来的看法。作为一个投资者,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洪灏:我认为,理论上,这确实会增加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因为,现在市场上有多个参与者可以基于美国国债发行稳定币。
从根本上说,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会提高;而且货币乘数比以前更大,
因此,随着系统内流动性的改善,对安全资产的需求也会上升。
所以我认为,斯科特·贝森特的假设是合理的。
但目前稳定币市场仍然非常小,只有2500亿美元。
我们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它很快会远超万亿美元。
我想说,这对美国国债来说是一个新生的需求来源,
尤其是在美国财政状况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它需要来自稳定币的所有这些帮助。
问:因为中国在涉及加密货币方面仍然非常谨慎。那么,当稳定币发展如此迅速,尤其是当它挂钩美元时,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大背景?
洪灏:我认为中国应该使用稳定币技术。
在交易速度和非常低的交易成本方面,稳定币胜过其他一切,特别是在涉及跨境交易时。
所以我认为,对中国来说,现在接近50%的跨境贸易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因此,为了让外国参与者更多地与中国进行买卖,稳定币是解决跨境交易成本和速度问题的更好方式之一。
在国内发行稳定币
对现有监管框架有挑战
问:从中国的角度或行业内部人士的角度来看,是否意味着有了更多可以随心所欲跨境流动的机会?
洪灏: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国来说这是一项有益的技术,
就贸易成本而言,因为它提供了非常低的交易成本,以及非常快的交易速度。
我认为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于,
普遍来说,资本账户仍然实行管制,所以,如果你想用稳定币兑换人民币,这实际上有点棘手。
因为目前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
其次,我认为,因为美元在系统中仍然是主导货币,使用稳定币可能意味着你绕过了SWIFT系统以及美元支付系统。
而中国已经有了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这是进行跨境支付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已经发展CIPS多年了,现在,利用稳定币技术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于中国的监管机构来说,稳定币也意味着支付系统的去中心化。
让非政府参与者发行他们自己的稳定币,这可能对现有的监管框架构成挑战。
对美债的真正需求
取决于美国财政的稳定性
问:顺便问一下,由于稳定币的最新发展,许多稳定币都与美元和美国国债挂钩,根据美国银行的估计,每向稳定币转移 1 美元存款,就有 0.9 美元流入美国国债。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洪灏:一开始,这会有助于美国国债的需求,
因为你在印更多的钱来购买美国国债,
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会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有助于美国政府在本财年的财政状况。
但我认为,在未来,对美国国债的真正需求,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否为其预算赤字融资,
取决于美国的财政状况是否足够健康,以吸引买家购买其国债。
所以,无论你是用稳定币购买还是用人民币购买,最终都取决于美国政府的财政稳定性。
稳定币热潮已经开始
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
问:但事实是,大多数稳定币发行商使用的是美元而非人民币作为支撑,当然,鉴于人民币仍不是最主导的货币,这说明什么?这是否会给美元带来新的趋势和热度,而不是遵循你所阐述的规则和逻辑?
洪灏:嗯,我认为美元仍然占全球储备系统的50%,所以一开始将稳定币与美元挂钩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我们并不太惊讶,尤其是在稳定币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吧,美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选择。
但我认为未来,人们可以将其与黄金、瑞士法郎、英镑等等挂钩,这真正取决于该货币在系统中的储备地位。
但是现在全球储备的50%,甚至超过一半仍然是以美元计价的。
现在来看,稳定币它已经是一波热潮了,
你看看香港的股票,但凡沾上稳定币概念的,都涨疯了,对吧?
热潮已经开始,但展望未来,稳定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这将是一种趋势。
- 结语-
投资报原创的稿件,有转载需要的,请留言。
投资报发布的、未标原创的,可直接转载,但需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