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潮峰投研
“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是公募基金常被提及的使命,但富国基金近期却因“董事长高薪”与“基民长期亏损”的强烈反差,陷入舆论漩涡。
当董事长裴长江两年领取超250万元薪酬的消息曝光,旗下美女基金经理王园园管理的多只产品持续血亏的现实,更是让投资产生诸多质疑。
富国基金百亿美女基金经理王园园血亏,多只基金陷入长期亏超20%
从数据来看,王园园管理的多只基金任职回报为负,且部分基金亏损时间跨度长。
像国富远见优选混合C,自2022年2月16日任职至今超3年,任职回报-5.93%;国富远见优选混合A同期任职回报-3.99%。
还有国富品质生活混合C,2021年7月16日管理至今3年多,回报-26.31%;国内需增长混合C,同时间段任职回报-27.82%,亏损幅度较大。
国富高质量混合自2021年6月16日管理以来,4年多时间任职回报-24.88%;国富消费主题混合C,2021年1月18日起管理,4年多回报-29.41%。
国富价值创造混合C、A,2021年1月13日管理至今,分别亏损-29.54%、-27.63%。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富消费精选30股票A,2020年11月05日-2024年07月08日管理期间,任职回报-30.94%;国富消费精选30股票C,2024年6月6日-2024年7月08日短短32天,就亏损-7.73%。
不过,并非所有产品都持续低迷。例如国富内需增长混合A,王园园自2020年3月26日管理至今5年多,任职回报达33.35%;国富品质生活混合A,2019年3月20日管理至今6年多,回报67.63%;国富消费主题混合A,2017年6月16日管理至今8年多,更是取得127.61%的可观回报,展现出一定的管理能力。
王园园管理的基金中,既有任职回报超127%的国富消费主题混合A,也有亏超29%的同类产品,这种极端分化值得深思。
这背后,是投研团队对不同产品的策略执行差异,还是基金经理“精力分散”导致的顾此失彼?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问题,公募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普遍,王园园同时管理多只基金,总规模庞大,精力分散或影响业绩。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是否应设限?
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业绩深耕”?若基金经理无法对每只产品投入足够精力,“业绩分化”将持续上演,基民恐怕成为最终受害者。
董事长裴长江两年250万高薪,基民亏损何解?
裴长江作为富国基金董事长,2022-2023年从股东海通证券处领取超250万元薪酬。而同期,旗下多只基金业绩惨淡,基民亏损严重。
这种“薪酬-业绩”的脱钩,似乎违背了公募基金行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本逻辑。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的核心是“代客理财”,管理费收入依赖基金规模与业绩表现。当基民因基金亏损不断赎回,基金规模缩水,管理费收入本应受影响,高管薪酬却未体现这种关联。
部分业内人士质疑,“董事长的高薪,是基于公司整体业绩,还是单纯的‘职位福利’?若公司旗下基金长期亏损,高管薪酬是否应相应调整?”
富国基金的薪酬争议,折射出公司治理结构的隐忧。在当前架构下,高管薪酬由股东决定,缺乏对基民利益的充分考量。
基民作为基金的“实际出资人”,却无法参与薪酬决策,导致“高管拿高薪、基民背亏损”的失衡局面。更关键的是,投资决策与薪酬激励的关联性不足。若高管薪酬不与基金长期业绩、投资者回报挂钩,容易滋生“重规模扩张、轻业绩提升”的倾向。
富国基金中证沪港深500ETF增聘新生代葛俊阳,职业生涯首次担纲基金经理,历经十年磨砺终获独立操盘机会
平安基金罕见12只基金人事变阵!新秀白圭尧入职月余掌舵9只基金,钱晶卸任3只基金
融通基金樊鑫管理三只基金增聘新生代基金经理,“去明星化”亟待解决
八旬老人花105万买基金亏了30万,状告银行,法院判了!案涉产品曾为博时旗下百亿爆款基金
荷兰养老基金对美气候变化等政策担忧 警告美国基金经理恪守管理原则
基金经理来信: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拟任基金经理雷俊、曲少杰
哈工智能4年亏近20亿元退市进入倒计时,背后“美女大佬”艾迪曾错失泡泡玛特,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已被“*ST”
南方基金浮动费率产品值得买吗?双基金经理管理,李锦文4年亏15%输基准2%,袁立3年赚3600万收管理费3500万
招商基金首只浮动费率基金值得买吗?基金经理朱红裕管理规模较高点腰斩,管理的招商社会责任混合C两年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