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张联东先生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此前6月1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动原因,杨卫国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也就是说,最近一个月洋河股份已有两位高管离任。
对此,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首席专家欧阳千里表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人相信‘换人如换刀’,但市场往往相信‘厚积薄发’。当下,洋河高层的人事变动,不会对洋河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对洋河带来正向影响,因为酒业深处调整期,企业不会因换人而出现快速回暖的迹象。”
两位高管提前离任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张联东同志在担任江苏洋河股份董事长期间,在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规模优势、促进品质提升、倡导进取的企业文化、努力优化战略调整、努力追求新型工业化以及业绩增长等方面对江苏洋河股份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料显示,张联东1968年出生,历任宿迁市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宿城区副区长,宿城区委常委、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宿迁市城管局局长,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处级),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等。2021年2月,张联东担任洋河股份董事长。
此前离任的杨卫国同样有着丰富的从政经历,历任泗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宿迁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宿迁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张联东、杨卫国在洋河股份之前均没有酒企经营的经验,两人任期届满时间均为2027年4月,如今却都提前离任。
洋河股份官网显示,顾宇同志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暂未披露新的董事长人选。
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对《快消视界》(ID:kuaixiaoshijie)表示:“张联东的辞职既有短期业绩压力因素,更与行业周期性调整及省内竞争加剧相关。此次人事调整,新的领导层可能有新的战略规划,但也为洋河引入新思维、新动能创造了契机!”
业绩承压 痛失“探花”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的“探花”之争一向是最激烈的,而洋河股份在这场角逐站中已然掉队。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洋河股份营收为288.76亿元,同比下滑12.83%;净利润为66.73亿元,同比下滑33.37%,公司营收规模排名从行业第三下滑到第五。
从产品方面来看,以苏酒、天之蓝、梦之蓝等为代表的中高档酒板块业绩承压明显,拖累整体营收下滑。2024年,中高档酒实现营收为243.17亿元,同比下滑14.73%;普通酒营收为39.31亿元,同比下滑0.49%。
分地区来看,省内省外均呈现出下滑态势。2024年,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在省外实现营收155.0亿元,同比下降14.35%。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另一家代表品牌今世缘2024年实现营收115.44亿元,同比增长14.32%。
在欧阳千里看来,洋河在省内受到今世缘上升的压力,在华东市场受到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下沉带来的压力,其在安徽、河南等重点市场也受到古井贡等带来的压力。于洋河而言,其需要重新梳理产品结构,如运作“双沟”品牌在省内应对“今世缘”,运作手工班真年份系列抗住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压力,推动洋河光瓶酒的快速增长与玻汾抢夺下沉市场等。
同样,在蔡学飞看来,当下的洋河确实面临着品牌高端化、渠道势能提升,价格管理以及提振市场动销等问题,以及临着与全国性酒企与区域强势酒企多线竞争的问题,这对于新任董事长带来了挑战。
蔡学飞表示,洋河新任领导需要在行业深度调整与内部转型阵痛的双重压力下,完成洋河的稳定与可持续的前提下,保证洋河的结构性增长,包括洋河主品牌价值的提升,渠道效能的优化,高端产品的市场突破,以及洋河在电商、年轻化以及国际化等方面的创新与转型,还涉及洋河的组织改革以及产业链效率等,可以说,工作很多,任务很重,需要继续观察。”
不过,华创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写到,洋河股份今年持续推进调整动作。包括:费投上注重精准投放,加强投入产出和预算管理,减少不必要支出;渠道政策更倾斜C端,思维从费用投入转向费用投资。同时挖掘区域、场景、渠道增量,省内精细化运作,做优做强终端,抢占酒店、宴席、企业团购、大众消费等市场;省外因地制宜,划分三类目标市场,在资源支持、过程管理、考核等方面给予差异化要求,挖掘更多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