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軒财经 加西亚
编辑|王恒
近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自即日(6月27日)起正式卸任。
公告显示,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结束时起生效。
01、晋升之路
侯孝海辞任后,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职位将暂时空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内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对此,酒业独立分析师肖竹青称,鉴于侯孝海在任期内,所创造的成就难以超越,接棒华润啤酒“一把手”,继任者可能要面临多项挑战,而华润啤酒未来增量可能在于国际化。”
自2001年开始,侯孝海通过社会化招聘进入华润雪花啤酒,期间分别担任过销售发展总监、市场总监、区域公司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总经理、CEO、董事会主席等职位。
从华润雪花啤酒初创到一步步成为国内第一,侯孝海算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之一,随着他的卸任,未来新的掌舵人要如何驾驶将这艘巨轮。
2001年12月,侯孝海担任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销售发展总监,一年后兼任市场总监,负责公司的分销和品牌管理。
2005年,侯孝海成功孵化“勇闯天涯”这个啤酒领域的超级IP。当时,一众竞品还停留在营销啤酒本身的传统思路上,而“勇闯天涯”生动的将啤酒与生活场景结合,表达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消费者产生了感情共鸣。
2005年,雪花品牌销量158万千升,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2006年,侯孝海又创造“非奥运营销理论”,并组织实施世界杯营销战役,雪花啤酒也成为非奥运营销的代表品牌,实现了雪花全国品牌的建设和销量第一的行业地位。
要知道,在侯孝海“掌舵”的时间里,华润啤酒营收规模从2016年的286.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86.4亿元,增加了约34.6%(约99.5亿元)。
侯孝海为华润啤酒打下坚实的基础。
02、进军高端
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国啤酒行业也从规模进入到了存量时代,啤酒品质高端化不仅仅是趋势,也是用户的需求。
2016年3月,侯孝海通过“公开竞聘”重返总部,任职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开始全面管理这家啤酒巨头。
2017年,侯孝海提出“3+3+3”战略,即从2017年起,以3年为一个阶段,前3年强基础,中3年提质量,后3年赢高端,目标是到2025年拿下高端啤酒第一。
啤酒高端化重建品牌难度较大,高端品牌印象的建立最需要时间,对此,侯孝海把目光转移到并购上。
2019年,侯孝海成功运作华润啤酒联姻喜力,成为中国啤酒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被《亚洲金融》评为“2019年最佳并购案”。当年,华润啤酒的净利润就大涨34.3%。此后几年里,喜力中国业务也一直保持着高增速,中国也成为喜力第二大市场。
文轩财经了解到,在侯孝海全面管理的9年时间里,华润啤酒营业额累计增长超过100亿元,净利润增长近4倍,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增加超过200万千升,公司净资产提升约162.65亿元。
其中2024年华润啤酒业绩保持持续增长,毛利率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42.6%,中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首次于全年超过50%。
不过任何基于市场的策略,都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失效”当前中国啤酒市场正朝着细分市场变化,传统的工业啤酒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而精酿,不同风格和风味的精酿啤酒正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而上述变化也是啤酒行业新的增长点,尽管华润啤酒根基坚实,但错过风口,未来发展势必会受限。
03、“啤+白”战略
从规模到高端化,再到跨界白酒,阴晴不定的市场和“白酒新生”角色的华润啤酒在白酒领域走的并不顺利。
2021年至2023年间,华润系相继出手收购景芝酒业、战略投资金种子酒以及斥资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这三大白酒品牌均由华润啤酒(主要以子公司华润酒业)进行管理。
中国酒业从未出现过单个啤酒企业收购以及控股多个白酒企业案例,所以华润酒业这条摸索之路从目前看走的有些“艰难”。
这一轮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周期较长,在“禁酒令”的影响之下,华润酒业面临的压力成倍增加,这一轮白酒行业“寒冬”是否会将华润酒业拖入泥潭?
当前看,候孝海跨界白酒战略在方针上是正确的,但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同时拥有或控股三家白酒企业,在实操过程中难度可想而知。
公开数据显示,金沙酒业营收从2021年的36.41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21.49亿元,净利润暴跌至不足2亿元;金种子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景芝全国化进展艰难,年销售额仍不足15亿元,景芝独特的芝麻香型也逐步迷失本味。
此前,侯孝海称:从啤酒到进军白酒,实际上是自我的驱动,自我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不断在奋斗中寻找新的可能!
可是,他还没有实现目标就,选择了离开!留下了处于资本旋涡中的三个白酒品牌。
随着候孝海的离去,原本所搭建起的规制又将发生新变化,而“白酒新生”华润酒业在面对白酒市场趋于白热化要如何逆转颓势?这只能靠华润系“在奋斗中寻找新的可能”了。